中国医药文化
当前位置:首页 > 中国医药文化 >
秋燥咳嗽食疗方

中国医学认为,秋与肺相应,燥为秋令之主气。秋燥之邪易通过口、鼻、呼吸道或皮毛侵犯于肺,影响肺脏清润的功能,而发生秋天特有的燥性咳嗽。防治宜选用滋阴润燥、养肺止咳类药膳。   
    金秋时节,空气干燥,容易引起燥咳,燥咳症状常表现为干咳不止,无痰或少痰,痰中带血丝,并伴有口干咽痛、喉痒、声音嘶哑等。下列食疗方,对燥咳、急慢性支气管炎、感冒引起的咳嗽,都有较好的疗效。

 

鲫鱼炖萝卜
原料:白鲫鱼250克,羊肉250克,萝卜500克。
制作:将鲫鱼洗净,剖开去内脏,羊肉洗净切片,萝卜洗净切成丁,同置沙锅内,加水适量炖熟。
用法:日1剂。早、晚分温服,吃鱼,羊肉和萝卜,用汤送服。(也可2日1剂,分四次服用)
功效:补虚,化痰热。治肺痿咳血。
方解:鲫鱼:甘,平。入脾。胃。大肠经。功能健脾利湿。治脾胃虚弱,纳少无力,痈肿。《本草疏经》:“鲫鱼入胃……脾胃主肌肉,甘温能益脾生肌,故主诸疮久不瘥也。”“鲫鱼调胃实肠,与病无碍。诸鱼中惟此可常食。”羊肉:甘,温。入脾、肾经。功能益气补虚,温中暖下。治虚劳羸瘦。萝卜(莱菔):辛甘,凉。入肺、胃经。功能清积滞,化痰热,下气,宽中,解毒。治痰咳失音,吐血,衄血,消渴。
禁忌:外感时邪,内有宿热者忌服。
(舒友明提供)

 

杏仁白糖饮
原料:杏仁10克,白糖10-30克。
制作:将杏仁捣烂,置瓦罐内,加水适量煮沸后加入白糖拌匀。
用法:日1剂。分2次服食。
功能:止咳,平喘。治外感风寒咳嗽。
方解:杏仁:苦,温,有毒。入肺、大肠经。功能祛痰止咳,平喘润肠。治外感咳嗽,喘满,喉痹,肠燥便秘。白糖:甘,平。入脾。功能润肺生津。治肺燥咳嗽,口干燥渴。
禁忌:痰湿者不宜用,小儿减量。
(谭诗海提供)

 

梨子川贝饮
原料:鲜梨子一个,麻黄1克,川贝(川贝母)3克。
制作:将梨子洗净去粗皮和核心,将川贝研末和麻黄共放梨子内,用碗盛好,置锅内隔水蒸熟,去麻黄。
用法:日1剂,分2次服用。
功效:润燥止咳。治百日咳。
方解:梨子:甘微酸,凉。入肺、胃经。功能生津,润燥,清热,化痰。治热病津伤烦渴,消渴,热咳,痰热惊狂。麻黄:辛苦,温。入肺、膀胱经。功能发汗,平喘,利水。治骨节疼痛,咳嗽气喘。有通九窍,调血脉,御山岚瘴气的功用。川贝(川贝母):苦甘,凉。入肺经。功能润肺散结,止咳化痰。治虚劳咳嗽,吐痰咳血,心胸郁结,肺痈,肺痿。
禁忌:脾胃虚寒,及有湿痰者不宜。
(谭诗海提供)

 

野粑合蜂糖茶
原料:野粑合(百合)300克,蜂糖(蜂蜜)500克。
制作:将粑合研末加入蜂糖内和匀,置玻璃瓶密封待用。
用法:1日3次,每次取20克冲开水调服。
功效:润肺止咳,治肺痨久咳。
方解:野粑合(百合):甘微苦,平。入心、肺经。功能润肺止咳,清心安神。治肺痨久嗽,咳唾痰血。《本草从新》:“朱二允云:久嗽之人,肺气必虚,虚则宜敛,百合之甘敛,甚于五味之酸收也。”蜂糖(蜂蜜):甘,平。入肺、脾、大肠经。补中,润燥,解毒。治肺燥咳嗽。《本草疏经》:“石蜜,其气清和,其味纯甘,施之精神气血,虚实寒热,阴阳内外诸病罔不相宜。《经》曰:里不足者,以甘补之。”
禁忌:风寒痰嗽,痰湿内蕴,便滑者忌服。
(许昆松提供)


雪梨蒸野生尖贝
原料:尖贝(川贝母)5克,雪梨一个。
制作:将梨削皮切成片,放入碗内,并将尖贝研末撒于上面,置锅内隔水蒸熟,出锅后再加少许蜂蜜。
用法:日1剂,多餐饮服。
功效:润肺止咳。治小儿久咳不愈。
方解:野生尖贝(川贝母):苦甘,凉。入肺经。功能润肺散结,止咳化痰。《本草疏经》:“贝母,肺有热,因而生痰,或为热邪所干,喘嗽烦闷,必此主之。”《长沙药解》:“贝母苦寒之性,泄热凉京,降浊消痰,其力非小,然清金而不败胃气,甚可嘉焉。”梨:甘微酸。入肺、胃经。生津润燥,清热,化痰。《本草衍义》:“梨,多食则动脾,少则不及病,用梨之意,须当斟酌。”
禁忌:脾胃虚寒,湿痰,寒嗽忌服。
(江银雁提供)